孩子越大越难管,前阵子快被他的磨蹭逼疯了,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是噩梦。
好不容易把儿子“呼唤”起来,催他刷牙能催十分钟,每次到校门口都是踩着点,晚一秒都会迟到;
晚上写作业也是各种不老实,坐那能抠半小时橡皮也不动笔,催了一次又一次人家就是不写。
看着他油盐不进的样子,无奈之下只能换种方法:不催了!
早上直接把闹钟给他,只说一句:最晚七点半出门,晚了就会迟到,你自己看!
写作业时跟他约好:八点之前要是作业能写完,还可以多看一集动画片。
原本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没想到娃竟然大变样,自己主动定了计时器,仅仅一周时间就调整好状态,再也没有之前的磨蹭了。
这才知道:原来孩子的时间观念,根本就不是催出来的。催得多了,孩子反而没了主动性,要是把时间的主动权交还回去,让他自己尝点小后果,反而比天天念叨管用多了。
关于磨蹭,这些错误做法只会越教越糟
最常见的方法,就是不停地催促。父母越催,娃反而越紧张,就会出现两个结果:要么手忙脚乱总是出错,要么就故意放慢速度跟大人对抗。
而且频繁地催促会让娃觉得,反正什么时候都有父母在旁边催,自己就不用那么着急了。时间久了孩子反而更依赖父母,压根不会主动去关注时间。
有一部分父母喜欢用奖励的方式,绑架孩子的时间观念。父母张口就是:你要是10分钟内吃完饭,就给你买玩具……
这种方法可能短期内很有效果,毕竟孩子对玩具都没有抵抗力,可要是时间长了呢?他们难免会产生一种错觉:我守时是为了拿奖励,要是没有奖励的话我就不做。
最傻的是,还有一种父母愿意替娃承担后果。孩子磨磨蹭蹭没赶上校车,父母抓紧时间开车送他去学校;没有按时完成作业,父母帮忙跟老师找借口……
以为这是在帮娃,其实是在剥夺他们体验拖延后果的机会。娃没有经历过不守时带来的后果,又怎么会知道磨蹭会有麻烦呢?自然也不会主动改正。
做好这几件事,轻松帮娃建立时间观念
说真的,培养娃的时间观念,既不用打骂也不用奖励。父母别太焦虑,只要能在生活中多注意这几个方面,就能让娃快速告别磨蹭。
1、让孩子看见时间
父母总是说时间有多紧张、多珍贵,但孩子对时间却没有概念,因为它太抽象了。要是能让孩子具象化地看到时间,或许结果就不一样呢。
准备一个可视化的时间工具,像不同时间的卡通沙漏,让娃知道每个沙漏是多少时间;或者准备一个简单的时间表,把每天要做的事情用不同图案表示出来,这样娃更清楚自己要做什么。
2、让孩子自己安排
想让娃主动守时,就得要让他们更有掌控感,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娃自己安排时间,别总是替他们做主,不然孩子只会想着依赖父母。
周末可以放权给孩子,让他们自行安排起床、看书的时间。自己做选择,会让孩子更愿意遵守自己定下的规则,做事情的时候就不会想着磨蹭。就算娃的安排不合理,导致时间拖延也没有关系,下次就知道怎么安排了。
3、父母要做好榜样
都说娃是父母的镜子,父母怎么做,娃就怎么学。要是父母每天早上都赖床,却还总是怪娃起得太晚,那娃只会见样学样。
聪明的父母会给娃做榜样,跟娃约定好一起睡觉,那就别自己刷手机到半夜。当父母守时、不拖延的时候,娃都会看在眼里,然后慢慢跟着学。而且看到父母如此遵守时间,娃也会更愿意配合,他也想跟父母一样。
4、温和的坚持
培养时间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,需要父母的温和坚持,因为培养的过程中孩子会哭闹、会放弃,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别妥协,不忘初心。
如果看到孩子哭闹、撒泼就妥协,那永远都学不会守时,说不定还会比之前更磨蹭。可要是父母不妥协,面对娃的哭闹还是坚持选择,就会让他们知道哭闹没用,约定好的事情就是要做到。
写在最后: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并不只是为了让他听话、不磨蹭,更多的是让娃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,这样才能便于养出更多良好的习惯,未来更容易适应社会。
发布于:新疆